公告

大中华汽车电子生态圈社区并入开发者社区- 更多资讯点击此

Tip / 登入 to post questions, reply, level up, and achieve exciting badges. Know more

cross mob

汽车电控系统诊断设备——故障解码器

汽车电控系统诊断设备——故障解码器

混森蓝兽
Level 2
Level 2
50 comments on blog 25 comments on blog 10 comments on blog

汽车电控系统一般都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。即车载诊断系统OBD(On Board Diagnostic System ,简称OBD 系统)

利用ECU监视电子控制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工作情况,发现故障后,即将故障以诊断代码的形式储存,同时点亮驾驶室内的故障指示灯;并自动启动故障运行程序。不仅保证发动机在有故障的情况下继续行驶,而且向驾驶员和维修人员提供故障信息,便于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。


1)故障自诊断系统(OBD系统)简介:

故障自诊断系统都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和故障运行功能。

(1)故障自诊断功能:电控系统工作过程中,ECU输入、输出信号的电压值都有一定的变化范围,当某一信号超出了范围,且这一现象在一定时间内不消失,ECU便判断这一部分出现故障,即将故障以诊断代码的储存,同时点亮驾驶室内的故障指示灯报警。


(2)故障运行功能(缓慢回家功能)

传感器出现故障——故障运行:采用固定数值作为应急参数。

执行器出现故障——故障保险:保证安全,需增设故障诊断电路。

微机系统出现故障——故障备用:启用备用控制回路,对发动机进行简单控制。


2)车载诊断(OBD)系统的发展

(1)OBD-I: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(Society of American Engineering ,简称SAE)于1988 年制订了统一的车载诊断系统标准OBD-I 。但是,由于那时汽车上刚开始配置车载诊断装置,生产企业各自为政,各成体系,并没有依照OBD-I 标准统一起来,其时各厂家采用不同的诊断插座,不同的故障代码,不同的诊断功能,对应的是各种各样的检测方法,给用户带来了很多不便。因此,人们把1993 年以前的车载诊断系统划分为第一代,称OBD-I 。 


(2)OBD-II

OBD-II 是SAE 制订的车载诊断系统的第二代标准。早在1994 年,车辆制造商们已在不同的车型上应用OBD-II ,但当时的应用未完全依照该标准进行。

1996 年,OBD-II 正式实施,得到了环境保护署和加州空气资源协会(California Air Resources Board ,简称CARB)的认可,此后美国生产的轿车都具有OBD-II系统。 

OBD-II 要求配置某些附加的传感器硬件,例如附加的加热氧传感器、位置传感器,等等。这样一来,计算机的能力大大提高,不仅能够跟踪部件的损坏,而且满足了对汽车排放的严格限制 。

OBD-II 可以对发动机进行激活测试和连续测试,称为监控,它有11 项精确的监控测试,其中3 项为连续监控,对失火检测、燃油系统和大部分的元件的监控,另外8 项为非连续监控,包括触媒系统监控、加热式触媒监控、空调系统监控、油气蒸发系统监控、二次空气喷射监控、氧传感器监控、氧传感器加热器监控、废气再循环系统监控。在监控过程中实时记录和存贮故障码,若有故障发生则点亮故障指示灯。


0 点赞
1033 次查看
1 评论